首页 > 地理专员 > 地理专员工作内容

地理专员工作内容

地理专员做什么的?通过真实的招聘信息了解地理专员工作内容,掌握企业对地理专员的要求。同时该职位有10000条工资、6536条面试,更全面了解地理专员工作职责。

10000条工资 |6536条面试

地理专员工作职责

基本信息
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会公认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
人员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职工52人,其中科技人员358人,研究员114人、副研究员和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3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274人。陈述彭、吴传均、孙鸿烈、阳含熙、刘昌明、郑度、陆大道、周成虎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华、孙九林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该所工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设地理学和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地理学一级学科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点。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42人;在学研究生54人,其中博士生35人,硕士研究生154人,另有博士后73人。连续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在2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研究所地理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二,其中科学研究方面名列全国第一。
知识创新目标和战略定位
通过对陆地表层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人流和信息流的综合分析,研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陆地表层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迁移转化规律与形成演化机理,及其与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球表层系统和人地系统动态机制及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机理;发展以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陆地表层系统与人地系统综合集成研究方法。创新和发展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
与此同时,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下,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瞄准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家需求,在资源持续利用、环境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地球信息与数据集成及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综合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解决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重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努力把研究所建成为国家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创新基地;国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战略咨询与科学决策的信息库、知识库、思想库;国家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国家全民地理知识普及的核心基地;国际一流的地理、资源与地球信息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根据知识创新目标,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确立了“两个长期科学计划,六个学科方向”的学科发展格局。两个长期科学计划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陆地表层生命物质过程研究”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中国区域发展”;六个学科方向为:陆地表层系统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生态网络研究、地球信息科学研究、资源科学研究、农业政策研究。根据学科布局,所科研一线的机构设置由陆地表层系统研究中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中心、生态网络综合研究中心、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资源科学研究中心、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以及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组成。
保障体系
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发展战略,基本建立了一系列适合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现代研究所运行机制和以人为本的创新氛围,加强了科技创新跨越战略部署,有力促进了重大创新贡献成果产出。
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不同类型的成果12余项。“新一代大型全组件式GIS软件平台SuperMap”;“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分别获得2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全所完成32项重大决策咨询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建成国家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论文发表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5余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352篇。出版科研专著118部,申请国家专利4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3项,研究和编制了“中国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等4项国家或行业标准。
期刊、科普工作取得良好成绩。所刊物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国内科技论文数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影响因子在全国地质地理类和环境类期刊中分别位居第一;《地理学报》、《中国国家地理》入选中国期刊方阵;《中国国家地理》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地理学报》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经国家旅游局审批,研究所进入国家首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行列;经国家水利部审批,研究所获国家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认证。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与欧、美、亚5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科研与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常年执行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共同开展东亚环境遥感监测研究;与德国美因兹大学共同开展中国草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国际学术交流活跃,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频繁,18人次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或副主席等职务。
所图书馆具有以资源、生态、环境、宏观经济、区域开发与研究为重点的藏书体系,同时是中科院地理文献的主要收藏和服务单位,承建中国地理科学文献数据库的部分工作。
挂靠的国家一级学会有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IGBP中国委员会秘书处与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该所。主办的刊物有《地理学报》(中英文版)、《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AMBIO-人类环境杂志》(中文版)、《中国地理科学与国土资源文摘》、《地球信息科学》、《中国国家地理》等。
历任领导
刘纪远
刘纪远
个人简况: 1947年3月生于上海市。1976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学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地图学与遥感专业。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9年底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主要工作经历:
1981年1月至1999年11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12月至2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兼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球陆地系统综合观测计划IGOL核心组成员
IGBP/IHDP全球陆地系统核心研究计划GLP科学委员会委员
国际亚太环境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IGBP中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IHDP中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
《地理研究》主编
《中国科学》编委
JournalofLandUseScience编委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以下简称LUCC)的调查与监测、LUCC时空过程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及LUCC对陆地表层系统宏观生态过程影响方面的研究。自1982年以来,实现了对不同尺度LUCC的动态监测,形成了LUCC及其宏观生态效应研究的系统方法,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他8年代初开展航天雷达和多光谱遥感数据融合研究并实现了在LUCC领域的应用,9年代又进一步研究地学信息与遥感信息融合的方法,取得突破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他设计实现了全国资源环境时空数据基准,解决了多源数据融合与时空信息模型分析的核心技术问题。9年代初,他研究建立LUCC动态监测体系与数据更新机制,创立了核心技术路线,实现了全国LUCC数据库更新。22年,提出以地面联网综合观测为基础的自下而上途径,和以LUCC和遥感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经过建模、尺度转换和相互验证实现集成研究的技术路线,为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的立项与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LUCC现代过程及其宏观生态效应研究方面,他研究形成LUCC时空特征分析模型,揭示了中国LUCC现代过程的时空规律与驱动机制;同时在LUCC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循环、土地退化等的影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984年以来,他主持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并得到国家领导人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他主持的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国家部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5余篇,其中SCI、SSCI和EI核心库论文6余篇,专著5部,论著被国内外同行引用1余次。共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3余人。
主要著作:
1.刘纪远等,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年
2.刘纪远等,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3.LIUJiyuanetal,IntegratedEcosystemAssessmentofWesternChina,ChinaMeteorologicalPress,25
4.刘纪远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科学出版社,25年
承担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青藏高原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全国农业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先后担任联合国MA计划、中美、中日、中加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中方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973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获奖情况: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国家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一项,均排名第一。
刘毅
刘毅
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毅,男,51岁。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2年以来,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局长。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政策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包括科技部国家攻关、中科院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课题3多项。
成升魁
成升魁
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升魁,男,5岁。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副所长,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理事,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副理事长,《资源科学》主编,《自然资源学报》副主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生态与区域发展,涉及到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农业资源生态与宏观农业发展,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等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国家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科院方向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余项。
葛全胜
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葛全胜
葛全胜,男,45岁。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全国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地理研究》、《古地理学报》编委。主要从事全球环境变化和旅游科学研究。先后主持中科院方向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旅游战略规划项目等4余项。
周成虎
周成虎
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成虎,男,44岁。现任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第一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863海洋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土资源部特邀名誉专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数据的知识挖掘、地学智能计算、洪水灾害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评估信息系统、遥感影像的地学分析与应用。主持和参加“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运行系统”、“香港环境遥感综合研究”、“Multi-ResolutionLandUse&LandCover”等国家九五攻关、863计划和国家合作等项目。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于贵瑞
于贵瑞
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贵瑞,男,49岁。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AsiaFLUX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应用生态学报》副主编,《资源科学》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SPAC系统内的水分运动、植物生理生态、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理论和方法、生态系统通量的过程机理及其模拟分析、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及其管理。1999年来主持和参加中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科技部“973”项目等1余项。
谢鹏云
谢鹏云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谢鹏云,男,47岁。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1991年以来,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团委书记,中国科学报社副总编、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副主任、副书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党委书记、副站长等。
科研系统
陆地表层系统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流域系统的物质迁移过程与形态塑造;陆地水循环过程、机制及其人为影响;历史时期区域环境变化的表现、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响应;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空间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界面过程以及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作用;陆地表层的生命元素与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中心
研究区域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及区域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异与演化规律,研究我国农业与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城镇化及城镇体系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规律,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我国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我国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跟踪分析与评价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态势,并提出完善我国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政策性建议。
生态网络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为依托,研究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监测的理论与方法,综合集成和分析中国主要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数据,在区域尺度上研究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以及环境质量的预测和预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水、碳以及营养物质循环过程机理与管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健康状况,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途径与技术体系,为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数据、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
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
探索地球信息机理,研究空间认知理论与智能化空间信息图谱、空间采样与缺值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等模型,实现时空数据分析方法的原始性创新;研究和发展“数据-软件-模型-系统”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促进地理信息的产业化发展;开展空间数据的规范和标准研究,建立国家级资源与环境数据平台和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系统,推进我国地球科学数据共享;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国家生态与环境、公共卫生与安全等应用示范系统的研究,服务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资源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资源供求关系与平衡机理,建立区域国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资源利用过程与时空流动的规律性,建立区域资源平衡表系统和资源流动的时空动态模型;研究资源生态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揭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与一般规律性;研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创新和发展资源环境科学区域综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围绕生产和科技政策,资源与环境政策,价格市场和食物安全政策,农村发展与反贫困政策,住户食物安全,农产品供需贸易及政策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等研究,通过规范系统的方法,利用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分析和系统模拟等开展研究,旨在推动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并为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支撑系统
科技信息与学会部
科技信息与学会部承担我所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研究所对外网络信息管理、文献情报和学会、研究会办公室工作。
科技条件与平台部
大型综合模拟实验室禹城农业综合试验站,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千烟洲农业生态试验站。
相关信息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1999年在原地理所陆地水文室、地貌室及原综考会水资源等与水循环相关的地理过程实验室为基础组建的“陆地表层过程重点实验室”,由“土壤-植物-大气”水分传输过程、坡面水土侵蚀过程、河流水沙过程、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和流域水循环与表层过程耦合研究五个研究方向构成。 实验室有科研人员28人,院士1人,研究员13人。
实验室有国际一流的同位素分析质谱仪,13个野外水循环实验流域、水沙实验基地、农田及坡面水循环试验基地和室内降雨径流及坡面侵蚀试验场、流水地貌实验场等实验设备。
实验室针对中国降水时空布不均、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开展陆地水循环及其相关的地理过程等地球科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同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水安全、农业节水、生态用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实验室承担或已完成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等近1项,研究经费达77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SCI,EI等检索论文12篇以上,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9篇以上。出版专著31册。获得13项专利。
科研简况
1999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4年成立)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并纳入创新工程试点。1999年12月3日,院党组正式宣布了对新所首届领导班子的任命。
经过所领导班子和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两所整合时间紧迫带来的各种困难,取得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重大进展。2年底,我所圆满完成了一期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主要任务,实现了“最后进入,按点完成”的跨越式前进目标。21年7月,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批同意,我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从启动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
2年,我所共争取和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院级科研项目35项,国家部委及地方委托项目39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一批瞄准国际科学前沿的院知识创新重大方向性项目正式启动,“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集成与数据共享”、“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化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现代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过去2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等。通过开展跨所合作研究,将带动中科院本领域优势学科的强劲发展和自身的学科能力建设,同时也将全面支持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改造和创新。根据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所遴选部署了26项领域前沿项目。
2年,基地科研人员共争取到国家科研项目4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58万元,科研人员年人均科研经费相当于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前的2倍多。
2年,所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不同类型的成果4余项。其中大型国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获得2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确定为综合重大成果;“漫射热辐射源物体方向比辐射率测量仪器”及“准直热辐射源物体方向比辐射率测量仪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国情分析报告》以及我所参与完成的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华北地区沙尘天气成因和对策”咨询报告、国家科技部“全国防沙治沙技术方案”等,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系列科学分析报告和决策参考依据,受到中央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我所建成的国家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具备了适时向国家高层决策机构以及公众用户提供资源环境空间数据服务的能力,可以满足国家对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决策,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资源环境信息的迫切需求;在地表过程研究领域保持国际前沿水平,逐步形成国际一流的地表过程研究中心;由孙鸿烈院士牵头完成的“西藏昌都地区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受到西藏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以孙鸿烈院士名义向朱镕基总理递交的“关于西藏昌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建议”得到总理和国家计委领导的亲笔批示和转发。
2年,正式发表论文234篇、专著23部,其中被采用的SCI收录期刊论文数相当于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前原两所一年发表SCI论文的2倍。
2年,我所继续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保持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与日本国立环境所达成了东亚MODIS监测系统的合作项目协议。成功举办了“ISCA风景旅游洞穴保护与恢复国际学术讨论会”与“第九届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
21年,我所共争取和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国家部委及地方委托项目56项,国际合作项目15项。同时,一批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适应国家重大需求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和方向性项目先后启动。经跨所合作、学科集成,在资源环境数据集成与共享、人地关系演化机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过程、中国历史环境、中国城市化过程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首批部署的26项所级领域前沿项目,经过近两年的跟踪研究,初步达到了发展优势学科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21年,基地科研人员共争取到科研项目176项,研究经费近85万元,比上年增长4%以上。
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植物生长系列模型的研究,在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制与区域农田生态过程取得理论性突破;基于我国历史记载资料与其他代用资料的系统集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气候及气候变迁研究方法,对区域环境演变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流域系统复杂性机理有着显著进展,黄河下游1.3万年以来沉积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研究结果,被国际同行认定为“迄今世界上已得到的几条不同地区的沉积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最好的一条”;土壤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通量定量关系研究取得良好成果,有关中国农田年N2O排放总量的重要结论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对估算全球N2O总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应用研究也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研究成果获中科院2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系列成果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批示和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等部门的肯定。
21年,发表国内外论文327篇,专著17部;获得国家专利4项;完成软件登记9项。
国际合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其中包括与日本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共同开展东亚环境遥感监测研究;参与联合国计划,开展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估研究;与加拿大CIDA开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与德国美因兹大学共同开展中国草原生态统温室气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与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IIASA)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开展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等。全年取得国际合作资金和设备达1余万美元。国际学术交流也极为活跃,当年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近1个,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国际学术研讨会”、“农业生物技术政策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地图学协会国家与区域地图集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地理林业趋势”、“环黄海经济圈经济合作与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等。
22年是我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第二年,在知识创新试点体制机制基本形成雏形的情况下,所科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要实现由进入创新之初的体制机制建设,向做实质性科技创新贡献的战略转移。
22年,我所共争取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国家部委及地方委托项目3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国家973、863、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863课题“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GIS”、国家攻关“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群体项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估”、院创新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等。一些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适应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项目先后启动,经跨所、跨院内外的合作和学科集成,在资源环境数据集成与共享、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应用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研究成果获2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技术综合应用于海洋渔业,以东黄海为示范区,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业务化运行的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外海渔场开发,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渔船周边国家港口救助、安全航行,以及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决策信息和技术支持。4项重要咨询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批示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
22年,发表国内外论文6余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62篇;出版科研专著35部;申请国家专利1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项;完成3项软件登记及国家和行业标准3件。
《中国国家地理》荣获全国第二届国家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奖,黄季焜研究员荣获第五届“中国科学家奖”,3位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杰出青年基金。经国家旅游局审批,我所进入国家首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行列。
国际合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正在执行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与日本环境省和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共同开展东亚环境遥感监测研究;参与联合国全球生态系统评估计划开展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估研究;与加拿大CIDA开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等。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当年主办和承办的国际会议19个。12人次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或副主席等职务。
23年,研究所共争取各类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部委及地方委托项目46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承担国家973、863、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863课题“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GIS”、国家科技攻关“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群体项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估”、院创新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等。一些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适应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项目,通过组织跨所、跨院内外的合作和学科集成,取得了显著进展。
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与社会公益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23年,“关于对实施西部‘退耕’战略中应同步实施‘藏粮于土’工程的建议”、“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9项重要咨询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批示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或采纳。“新一代大型全组件式GIS软件平台SuperMap”软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7项合作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3年,发表国内外论文53余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75篇;出版科研专著29部;申请国家专利9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完成1项软件登记及国家和行业标准2件。
23年,研究所刊物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普遍提高,《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影响因子在全国地质地理类和环境类期刊中位居前列;经国家水利部审批,我所获国家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认证。
国际合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23年与国外研究机构签订新合作协议5个,正在执行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与美国NASA跨学科研究项目,开展中国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等。国际学术交流活跃,主办和承办的国际会议2个。12人次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或副主席等职务。
24年,是我所抓紧谋划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一年。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发展战略,组织部署了新的长期科学计划,以及进行了学科方向和科研结构体系的调整,进一步实现研究所学科优势的高度集成。
24年,新争取各类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国家部委及地方委托项目5余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正在承担的国家973、863、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共一百余项。其中包括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863课题“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GIS”、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西部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评价与演变趋势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群体项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估”、院创新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等。
24年,“科学把握华北缺水性质,减少南水北调工程风险”、“我国水资源安全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建议”、“关于‘十一五’期间以流域为主线划分我国经济区域及规划的建议”等12项重要咨询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批示,另有6项咨询报告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新一代大型全组件式GIS软件平台SuperMap”、“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另有2项合作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4年,发表国内外论文85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122篇、EI及ISTP论文31篇;出版科研专著2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完成9项软件登记。
24年,主办刊物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年度国内科技论文数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影响因子,在全国地质地理类和环境类期刊中分别位居第一;《中国国家地理》,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地理学报》,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24年与国外研究机构签订新合作协议多个,主办和承办的国际会议8个。18人次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25年,我所知识创新工程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发展战略,认真总结创新成果,贯彻体制机制,落实中心工作,树立竞争发展意识,制定了所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强了所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基地建设,将知识创新工程工作推向“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新阶段。
25年,共争取各类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49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样带研究”项目及“样带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长期遥感观测和跨尺度模拟预测研究”课题各1项、面上基金26项、杰出人才项目2项、973计划课题3项、863计划课题4项,以及科技攻关计划课题5项等。另外,争取国家部委及地方委托项目7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3项。在研承担国家973、863、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方向性重点项目2余项。
25年,“关于在‘十一五’期间加大我国三类空间规划协调力度的建议”、“开展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的若干建议”、“摆脱县乡财政困境刻不容缓”、“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等5项重要咨询报告得到了党和国家有关领导的批示。“中国海岸带环境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技术集成及其应用”项目成果获得了2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5年,发表国内外论文83余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13余篇、EI及ISTP论文6余篇;出版科研专著24部;申请国家专利9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完成23项软件登记。
25年,主办刊物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年度国内科技论文数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地理学报》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期刊排名第六,在地理科学类期刊中位居第二;《自然资源学报》影响因子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资源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等影响因子排名均位居同类期刊前列。《地理学报》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地理学报》和《自然资源学报》均获得第四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荣誉称号;《中国国家地理》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我所吸纳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质性科技合作。25年派出人员288人次,主办了9个重要国际会议,接待外宾483人次,与包括美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日本和蒙古等国家的研究机构或大学签订了8个合作协议,获得国外投入项目经费11万元人民币。根据所科技创新规划的重点,发起与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国家开展资源环境与地区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的项目计划,进展顺利,已启动了4个具体合作项目。
26年,我所知识创新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基地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各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有力提升了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26年,我所共争取各类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49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43项;国家科技平台重大项目2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2项;院重要方向性项目7项。另有一批部门、地方及国际合作项目等。
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与社会公益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26年,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所积极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关于编制功能区规划及理顺我国规划体制的建议》、《中科院专家关于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调水安全的建议》等4项重要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这些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我所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重大战略决策服务的战略国家队作用。此外,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广东省国土规划等具有国家层面影响的重要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务院东北振兴办等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和相关规划的基本内容。
26年,发表国内外论文8余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18余篇、EI及ISTP论文3余篇;出版科研专著29部;申请国家专利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完成31项软件登记。
26年,我所主办刊物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年度国内科技论文数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地理学报》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期刊排名第七,在地理科学类期刊中,位居第二;《自然资源学报》影响因子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地理学报》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二等奖并获资助。《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均获得第五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荣誉称号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三等奖。《中国国家地理》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
我所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全年派出281人次,接待外宾419人次,主办了12个重要国际会议。包括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AP)水计划亚太区域国际研讨会、全球水系统计划(GWSP)科学委员会年会、全球土地科学计划(GLP)科学委员会年会、国际人文因素发展(IHDP)科学委员会区域会议、欧亚大陆北部研究计划(NEESPI)干旱地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和学术讨论会等全球高层次国际会议。同时积极开展中外联合机构的建设工作,26年我所与“全球水系统计(GWSP)”、“欧亚大陆北部研究计划(NEESPI)”等国际科学计划和组织建立了区域办公室或分中心,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田纳西大学共建了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分别与美国、俄罗斯、瑞士和蒙古等国家科研机构签署了6个国际科技合作协议。
研究生
总述
研究所于5年代后期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66年共培养研究生14名。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至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56名、硕士研究生397名,1995年以来,培养研究生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培养博士生为主。全所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85名,硕士生导师74名,在站博士后85人,在学博士生367人,硕士生167人。
本所设地理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七个硕士学位培养点;经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准许我所27年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自然资源学二级学科,同时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研究所所现开设如下学科: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整体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联系和地域分异规律。通过研究能量和物质的迁移转换以及人对环境的塑造,解释地球表层的地域结构形式、功能关系及动态过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增进人类对其家园的认识,从而更为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地治理和保护自然环境。根据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专门自然地理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特别是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是区域发展与资源经济研究。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和地球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着重研究地理空间信息的表达、分析、显示和共享。
生态学
生态学主要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所属的29个野外定位实验站为依托开展学科研究工作,与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主要特色是以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在全球、全国、区域和试验站四个层次上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环境科学
我所环境科学研究主要从水、土壤、大气和人体健康角度开展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与健康、土壤环境保护和环境地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在上述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研究在国际与国内学术界均已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目前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农业问题的最重要的学术参考文献来源之一,主要涉及三个研究方向。
气象学
气象学是应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来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的科学。
自然资源学
资源科学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个具有传统学科优势和广泛国家需求的综合研究领域。旨是面向国家需求,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创新和发展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而成,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体系。整合前两所分别有着超过4年的历史。
(一)原地理研究所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地理研究所。1937年中央研究院开始筹建中国地理研究所,并聘李四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后因战乱及经济问题未果。194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会创建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在重庆北碚正式成立,黄国璋任所长。所内设自然地理、人生地理、大地测量、海洋四个学科组、分别由李承三、林超、曹谟及马廷英四人主持。所内并设地图、图书资料、事务等室,全所职工约4人。1946年上半年,黄国璋辞职,由李承三代理所长。1946年8月,中英庚款董事会由于无法维持中国地理研究所,将中国地理研究所改隶属国民党教育部。因李承三离所,所长由林超继任。1947年夏中国地理研究所由重庆北碚迁至江苏南京。1948—1949年由罗开富代理所长。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6月南京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中国地理研究所。 194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195年4月,由南京军管会文教部暂时代管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移交中国科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许多地理学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倡导在中国科学院重建地理研究所。195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成立,由竺可桢、黄秉维任筹备处正、副主任。筹备期间设地理、地图、大地测量三个研究组,分别由周立三、方俊、曾世英负责,施雅风任所务秘书,有工作人员29人。筹备工作历时3年,1953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有人员4多名,黄秉维任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周立三任副所长。
2世纪5年代初期,地理研究所分为南京、北京两部分,南京是地理研究所,北京是中华地理志编辑部和地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于1952年秋成立,办公地位于东城区干面胡同。1953年1O月,中华地理志编辑部根据院部要求于迁入中关村,成为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的第一批研究机构,也是中关村的第一批居民,人员不到二十。
1956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讨论并经国务院同意,大地测量组独立成为测量制图研究室,任命方俊为主任,1957年迁往武汉,195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所。
1958年国务院决定,地理研究所南京部分迁京集中,11月,地理研究所正式由南京迁到北京西郊中关村生物楼,当时全所1余人。第一副所长、代理所长黄秉维,党委书记李秉枢。部分人员留南京另行组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964年4~5月间,地理研究所由中关村迁到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3号917大楼办公。1963年,地理研究所协助西南分院筹建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地貌、经济地理、地图等方面的部分研究人员调整到成都,与西南地理研究室合并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后独立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9年代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同年以地理研究所沙漠和冰川冻土方面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冰川冻土研究所”(后分别建立“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97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并入地理研究所,1975年又从地理研究所分出。
1978年以航空像片判读利用研究室和地图研究室制图自动化组为基础成立“地理研究所二部”,1979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地理研究所二部独立,成立“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1986年地理研究所改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1997年2月,地理研究所不再实行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完全由中国科学院领导。 

查看全文

地理专员热门招聘

查看全部
地理专员工资概况
平均¥— —

工资分布图(k)

数据来源于看准用户,取自该职位最近一年内员工发布的工资信息。

地理专员就业前景

月平均7829(个)

职位需求分布(个)

数据来源于看准用户,取自该职位最近一年内员工发布的工资信息。

 

地理专员热门公司面试

工资
计算器
看准APP

微信扫码算一算

APP
看准APP

下载看准官方APP

返回顶部
老鸟

输入手机号,下载看准APP

二维码

扫码下载看准APP
或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看准

想知道你的同行每个月都拿多少薪水吗?登录/注册